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博物館


我喜歡逛博物館,這個活動對我而言是一種娛樂,就像其他青少年喜歡唱K、逛商場一樣。這幾個月內,有個目標就是把台北的博物館統統看過,前幾星期還挺有動力,現在完全適應了環境加上時不時的雨天,連想出門的動力都沒有,週末就在宿舍、漫畫店和食店三點徘徊,生活過得宅得不能再宅。幸好我身體接受不了泡麵,不然連踏出宿舍的動力都沒有了。

至今為止,去過了台北天文館和台灣博物館。天文館嘛,好像自我小學去過尖沙咀那個以後就完全沒接觸過,台灣和香港的一個小分別就是,論城市規劃規模,香港完整而明朗,天文館有全天幕投影甚麼的,建築也新穎獨立,地標甚麼的比台灣多不少,台北除了個101外好像也沒有甚麼突出地標;台灣的城市規劃麻雀雖小,但五臟皆全,甚至許多地方模糊得看不出土地利用,像喘息的隙縫。

台北的天文館位置偏僻,和科技館毗鄰。我去的那個下午正好是閒日,整館小貓三兩隻。買了學生票,才新台幣十元,等於港幣三元左右,上哪找啊......館分四層,第一層是地球月球和其的自然氣像,值得一提的是館內有很多模擬的設施,龍旋風、日月蝕、月球模型,我玩了又玩,不亦樂乎。第二三層是太陽系至宇宙、古今天文學和星座神話,這些全是我極感興趣的範疇,看多少遍都不膩。

宇宙的星雲星狀圖,奇詭幻變,像打翻了的調色盤,色彩珣爛,美得讓人屏息。我在三樓見到一幅落地大屏的星系圖,忘了是不是銀河系,深邃的墨藍上,分佈著不同的星系,如珠光粉末、水銀瀉地,流光幻影的星雲中,我看到麥哲倫星雲、蟹狀星雲、蛇夫座、天鵝座.......那時,我好像已脫離了地球上累人的地心吸力,離開了限制意念的一切桎梏,翱遊在宇宙的懷抱,追溯真正的解脫。

等我回過神來,我的淚正劃臉而過。這種對天地萬物、宇宙大神的敬仰和感動,不知不覺盈滿心間。

就這樣,我癡癡的注視著,感受著身體不斷顫抖的共鳴,直至閉館。

台灣博物館的前身,是日本政府為了紀念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而建的紀念館,外觀建築歐式,但內裡窗明樓靜,沉木白牆,處處透著日式禪味,看展館前,整座博物館也值得細細把味。台灣博物館是綜合博物館,展出包括台灣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不得不說,台灣真的好美,荷蘭人的一句「福爾摩莎」說透了。物種豐富得如同熱帶雨林,阿里山日月澤山水共舞,一望東邊,就是太平洋。至於台灣的原住民族,我這學期修了<<原住民神話傳說>>,幾乎每節課都是驚艷,他們的祖靈信仰、他們的生命觀,原始而睿智,我甚至覺得,台灣人的活力和熱情,就是由原住民的精神撐起的。

台灣博物館的地下,有一個位置,屏幕上不斷播著影片,我走得累了,就坐著休息,無心看起影片<<±2℃>>來。一看,又是眼眶泛紅。





看著這些地方,你會覺得,就算這個被人類推到崩潰邊緣的地球,現在多麼醜陋、多麼令人灰心,仍是很美的;就算在等待世界末日的這一刻,我也忍不下心把它們都摧毀。就像嘔心瀝血所創造出來的作品,就算它正遭風化侵蝕,我也想問一問神:身為創造者的你,這刻是不是亦看著自己的作品,無言地出神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