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牧場主人的煩惱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牧場,牧場內住著雞、鴨、鵝、兔、狗、豬、牛、羊、狼、虎、孔雀各種動物,動物們快樂地生活著。

當時市場對雞的需求很大,雞蛋有營養、雞毛可以製成雞毛掃、雞肉可以成為各式佳肴,有很多訂單如雪飄至牧場主人的小小辦公室上,牧場主人想賺錢,但沒有足夠的雞供貨,苦惱下他想了個辦法,把其他動物也當成雞來養。給其他動物的崽食雞的飼料,教牠們飛,太陽出來的時候讓他們啼叫。幾月過去了,一些動物死了,但慶幸的是大部份動物都成了雞,供給了市場。牧場主人賺了大錢。

養寵物的風氣流行起來,狗又溫馴又能看門口,牧場主人想賣寵物,把雞們都開始以狗的方式去養,訓練牠們愛上跑草原,讓牠們學會理解各種指令動作,教牠們見到陌生人不管怎樣就吠,有事沒事都把舌頭伸出來。幾月過去了,一些動物死了,但慶幸的是大部份動物都成了狗,供給了市場。牧場主人賺了大錢。

在一天風和日麗的下午,牧場主人坐在他的牧場邊上,難得見到他的面上出現皺眉,狗們搖著尾跑來安慰他,問他為何煩惱?牧場主人說:「剛剛動物園的人來了。」
















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讀書

我現在的讀書狀態,是散亂拾石狀。上課聽到老師提到的書籍,沒聽過就抄下來,隨緣自由,偶然在電腦前憶起,就去圖書館借。追看學識淵博前輩的網誌,看到提過名字的電影、書,無無聊聊時就去找來看(真應了前人說的無聊才讀書)。沒有系統、凌亂分散,卻覺得滿合我節奏,東讀西讀,愛讀不讀。

這像拾石,前人大家走在前頭,偶然從口袋掉出發光的五彩石,我在後頭匍匐地拾著,東一塊,西一塊,左一塊,右一塊,不經意地抬頭,便是漫天彩石裝點的銀河,洋洋灑灑,嘆為觀止。多讀一本書,便覺自己渺小了一分,有時連寫字都躊躇得不懂下筆,這又經常帶來了莫名的苦惱,我總是覺得反智就是最快樂的境界。

有時讀過的書,會在半夢即醒的狀態下重見,聽聞人在睡夢中,大腦的運轉是清醒的幾倍云云,可能也是。我很喜歡半夢快醒這狀態,知道自己快醒卻未醒,前幾天早上居然在這狀態下默現了朱熹的一文(現在當然忘了),以前也好幾次在這狀態下解開了深奧的數學題,一醒來就變回那個1+1=?的數學智將。

最近重讀陶淵明,小時候背過的<<歸園田居>>又琅琅上口。以前覺得他的詩太平淡,毫不「轟轟烈烈」,現在重讀,居然細細品味到真意,如清茶盡頭的那點回甘,尤其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種不經意的「見」,見到了整個自然,何等閑心大觀!現在人,就算整座南山在眼前,也視而不見。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金瓜石及九份一天遊





前天去了九份及金瓜石一遊,金瓜石大有驚喜,適逢芒花季,滿山芒花,很是寫意,但可惜未能一睹陰陽海的奇觀。至於九份,幾乎全條街都是商品街,主要賣小吃手信和手工藝品。適逢假日,旅客很多,我被擠在人群中間,擠不入店鋪又逆不了流,卡著卡著,勉強走了小半段路作罷。可幸的是,天氣寒冷,夾在人群中很暖......

先去金瓜石,金瓜石是日治時期的挖金地點,不少海外戰俘被抓到台灣當奴隸挖金,工作艱苦,沒有醫療,受盡虐待。不過幾步遠的路,就是日本高級員工宿舍,精緻美崙,實是一大反諷。



兩山之間是海,可惜拍不清。兩山夾海,東邊小亭誰醉翁?






旅遊區入口。



處處流露日化痕跡。


環境館的外景,水石相映,寧靜致遠。




運金車軌。右面的上山樓梯是通往黃金神社的遺址。小子沒見過神社,好奇得不得了。看看接近45度的陡坡,咬咬牙,死就死吧。


有平地的地方,才好不容易站定拍張照片。呼呼,好累......


冬天來了。



見到石燈籠,肅穆之感油然而生。


夾道的芒花,隨風搖晃,像小貓草,令人心癢癢。



啊啊,抬著發抖的腿,終於爬到傳說中的鳥居了。

神社遺址就在不遠處,昔日童軍,一口氣衝上去吧。


寢殿、拜殿、洗手亭都沒遺留下來,只有參道和幾根神社的支柱,感覺荒涼。





回望上山路,漫山遍野都是盛開的芒花。也許「天蒼蒼,野茫茫」有另一解釋,遍野芒花,色淡蒼涼,像大地的精靈立於草梢,靜靜的看著風的離開。

人做的神,也敵不過自然之神的風化。


下了山,過橋看溪流。

繞繞轉轉,爬上了朝日亭,此處位于高山,背山面海,像站在空中樓閣,飄飄欲仙。

期待了一整天的陰陽海.......沒有!(怨念)      下圖為網上借來的陰陽海照片。 


陰陽海的形成,一說法是此一地區灣內海流緩慢,加上波浪與潮汐影響,造成澄黃的酸礦不易散去。因海灣中的海水顏色呈黃褐色,與外海方向正常海水的藍顏色形成鮮明對比,因而得名。


下了山,想去祈堂老街,迷路了。走到一極有北歐風格的紅木小屋前,看著感覺置身挪威或丹麥,讚嘆之際,旁邊有位老婦踱步回來,問了路。實在忍不住對她說:「你的家很漂亮!」她笑言謝謝。




走到了戰俘紀念碑,這是戰俘名錄。看著上頭的名字和國家,心裡不是味兒。下頭的「FREEDOM IS NOT FREE」看得我更是一動,自由要付出代價,那代價,往往是幾代人的汗淚、鮮血。看著經歷過二二八事件的台灣,看著如今烽煙四起的香港、黑色幕布的內地,這句話很重很重。但必定見光明。






































烈士碑的四下,安寧肅穆,楓樹的葉子輕輕落池。




最後,參觀了四連棟——當時給來台的日本高級職員居住的宿舍,就離開金瓜石了。日式建築的精緻優雅我很歡喜,只是那種小巧格局讓人局促,無法盡情伸展。瑞芳小吃龍鳳腿我在金瓜石吃到了,很美味,吃完忍不住回頭再買一枝。成份甚麼的不能考證,不然會失去趣味。







































九份老街是旅遊熱點,台灣電影<<悲情城市>>在此取景,宮崎駿動畫<<千與千尋>>的場景是以九份為原型。遊人如鰂,擠到我沒甚麼心情逛下去,草草買了些餅點,逛了半段路就回程。




  

逛了半天,雖然爬山的後遺症很嚴重(兩條腿當晚就痛到不行),但是出來走走,看看山,看看海,看看雲,看看人,感覺挺不錯。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過盡千帆皆不是

我是個很怕人的人類,可能是上世是甚麼動物被人類殺了吧,今世諷刺地成了人類,我的很多性格面、人際關係,都是沿於這個核心。人類的很多劣根性,自己身上也有,故此,見到別人表現出來時,就像見到醜陋的自己一樣不適。害怕著別人,害怕著自己,害怕著當靈魂受到考驗時的暴露無遺。如果兩個人流落荒島,你會不會吃了另一個人去保命?這個問題,不到真實經歷的一刻,誰都無法信誓旦旦地說不。

內心愈脆弱的人愈在外表堅強,尤其是我這種天真的個性。很矛盾,我的眼明明看過了千瘡百孔,內心卻期待著一片純粹之地;明明沒有辦法去愛人、去信任人,卻期待中生命中的靈魂伴侶,期待著有人能證明給我看這世界還可以去相信。那些星座評論老是說天蠍座給予別人百般的試煉、魔鬼的特訓,其實第一個入銅人陣、十層塔、千迷陣的人,就是他本人。內心的熔岩煉場,無時無刻在爆發、噴出灸人熱氣,像向達倫過火焰關。

也許我是個追求完美兼有潔僻的人,經歷過許許多多,不斷的問自己,甚麼是永恆?甚麼是永遠的、不會被污染的純淨?暫時有兩個假設,一是知識,無窮無盡的知識苦海;一是兒童的心,乾乾淨淨的水晶。







兒童文學課的作業,題目是我的星球。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自然之美



台灣和香港的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台灣經常能看到藍天,純澄明亮的藍天,令人心胸為之一曠,神清氣爽。香港只有夏天時,最酷熱的那幾天才能看到藍天,其餘時間都是灰霧暗白的天空,冬天就更加嚴重。現在入冬,有幸在陽明山上欣賞到澄藍的天空,真喜悅。

下山買飯,上空伴著乾淨澄亮的藍天,四處是雨後還沾著露珠的植物大樹,松樹上偶然掉下幾顆松果,又隨山坡滾去。暖暖的冬陽大灑在樹間,幾點餘光漏到地上,又被人的影子吞去。夾道兩旁是嬌豔的時裝展,不知名的小花大花,紅黃相間,紫白對映,悄悄在你不察覺的地方亭亭玉立,隨風招搖。

大自然的美,匠心獨到,那鮮豔的色彩、那優美的線條,令人嘆為觀止。每每舉筆想臨摹,都捉不著那充滿生氣的神韻,暗惱。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跑在前方,想捉又捉不著,當你停下來,他又變成了母親,展開真誠的笑容,展開雙臂迎向你。多少藝術家,窮一生只求描繪出大自然的九牛一毛,王農一生畫馬,張杰半世描荷。小小曉珊,自當百尺竿頭。